来源:中国Jun网-解放Jun报 作者:程禹 康炜 王皓凡 责任编辑:益西拉姆
耕耘“思想的田野”
——海Jun勤务学院某训练基地文职教员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入头脑纪实
■程禹 康炜 王皓凡
燕赵大地,秋高气爽。太行山下,海Jun勤务学院某训练基地教学楼外,“围绕实战搞教学,着眼打赢育人才”的标语分外醒目。这个基地从成立之初,就秉承着“立德树人,为战育人”的教学理念,为海JunBD培养了一大批后勤保障人才。
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,一批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文职教员,努力探索让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、入头脑,打造出一门门“战味”十足的精彩课程。
一
“2号码头输油管线被‘敌’炮火击中,立即展开管线应急抢修作业。”闻令,保管组关闭罐前阀门,司泵组关闭泵后阀门,抢修组展开管线切割更换作业,抢险组组织余油回收……大家密切协作、快速行动,有效减少了油料损失。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“起火了!”消防组立即穿着消防服、扛起水龙带、携带灭火器等,前出开展灭火作业。
这是前不久该基地组织实战化综合演练的一幕场景。“没有有力的后勤保障,就谈不上能打胜仗。”任务结束,演练组织者、文职教员张琼对笔者说,“后方连着前线,后勤兵也是战斗员。为战育人,就是要不断强化官兵战斗血性和打赢意识。”
“野战条件下开设油库,具备展开快、撤收快、转移快、机动性强的特点”“战时码头易遭敌袭击破坏,舰艇需要机动作战,这种情况下要寻找适合的滩涂开设加油场地,实施岸滩无码头油料补给”“战时加油时机,可选择行Jun休息、战斗间隙,或者掌握敌袭规律,充分利用夜间、视线不良的昼间等有利时机”……课堂上,每当讲到相关专业知识时,张琼总会向实战方向延伸。
教学中设置战时情景课题,带学兵观看战争纪录片……把作战理念带进课堂,才能让课堂充满硝烟味。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基地广大干部、教员充分发挥专业和学术优势,带头研究Jun事、研究战争、研究打仗,大兴研战、教战、学战之风。学兵们表示,这种授课方式既提升了战斗意识,又强化了专业技能。
二
“抗大卫生处的医护人员努力克服敌人频繁扫荡严密封锁、传染疾病多发、药品和医疗设备奇缺等重重困难,努力确保抗大师生生命安全。”前不久,该基地组织部分师生到抗日Jun政大学陈列馆开展现地教学。
官兵们时而驻足凝视、时而俯首沉思,从一个个故事、一件件展品中重温抗大历史。参观结束,文职教员白钰璟带领官兵前往革命旧址安庄村,进行现地党课辅导。没有课件、没有讲稿,白钰璟采用互动讲述交流的方式,让大家身临其境、深受启发。
“政治理论课讲授的是信仰的学问,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。教育效果不取决于授课时间长短,教育地点也不拘泥于教室。”身为政治理论教员的白钰璟说,时代变了,我党我Jun的优良传统不能变。这种现地教学活动,就是一次追根溯源的精神之旅。
主题教育中,该基地紧贴官兵“活思想”,积极创新教育形式,通过编排情景短剧、打卡红色地标、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,探索研究适合“小队伍”办活“大教育”的新路子。课堂教学时,文职教员通过设置微辩论、微讲评、微朗诵等环节,引导官兵在情景式、启发式、互动式的生动教育实践中牢记初心使命,坚定理想信念。
三
“我从小生活在山村里,想要出村得翻两座大山。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,我一直在寻找生活出路,后来自学两年考上大专,毕业后选择从Jun入伍。”前不久的一堂思想政治课上,学兵王志刚在文职教员南丹丹的鼓励引导下,上台与战友分享自己的经历。
刚讲授思政课时,南丹丹多是照本宣科,教育效果不理想。一次与一名学兵聊天时,她了解到,这位学兵的表弟成绩优异,考上名牌大学,而这名学兵只考上大专,这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。这次沟通让南丹丹陷入沉思:“每名官兵都有自己的经历,我不去了解,又怎么能真正掌握‘活思想’,当好政治教员呢?”
南丹丹此后调研发现,虽然近年来应征入伍的不乏大中专毕业生,但他们有的缺乏自信,学习动力不是很足。一个重要原因,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,或多或少都有过一段不被看好的经历。
“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,会收获成功和喜悦,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。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,处优而不养尊,受挫而不短志,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。”捧读习主席给青年的寄语,南丹丹找到了努力方向。随后,她开设了一堂个人成长分享交流课,让学兵们结合自身经历谈印象最深的一次奋斗历程,帮他们树立信心,走好Jun旅路。为引导大家放下顾虑,她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——当时想要继续求学,但家里条件不太好,最终家人借钱供她读书。通过不断拼搏努力,她终于成长为一名教员。
南丹丹的故事,引起学兵们的共鸣,他们也纷纷上台敞开心扉。“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于用真理说服人、用真情感染人、用真实打动人。”授课获得成功,南丹丹深有感触地说,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,不断学习新知识、增长新本领,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